“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方案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方案    “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方案

2016年06月21日

幼儿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环保作为全球性的问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它将直接关系来的主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成为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的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指南》中提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也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保护是我们现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人人都应该重视环保并从我做起。而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不仅关心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

2.课题研究的必然性。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在积极地开展幼儿环保教育,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十二五课题中,我们已开展环保教育的研究。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模式形式单一,以教师上课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各学科间地有机渗透,甚至出现重叠和相互矛盾等等,使幼儿园环境教育难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和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更好的利用家长、社区资源也是我们去探索的。幼儿园如何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通过何种形式、选择何种内容、采用何种教育策略等都是需要我们深刻研究的问题,希望通过该研究,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幼儿的环境情感及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价值。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投资发展幼儿环保教育。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幼儿环保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内容、学习方式和环境创设方面。

在国外,如美国对基础环保教育研究极为重视,形成了国家资助、社会支持、学校重视的局面。动手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1992 年,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在法国开展这项环保教育改革,199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 MAIN A L? PATE,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由于法兰西科学院在法国的崇高地位,实验得到许多单位的协作支持,目前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实验网络。日本分别于1990年和90 年代后期两次对《幼稚园教育要领》进行了全面修订。两次修订,都体现出以幼儿为本,以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为重心的教育思想,反对抹煞个性、成人化的教学。

在国内,从我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50年代的环保教育是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目的,到了80年代,幼儿智力的早期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目标的环保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很多幼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对幼儿环保教育的改革,但在具体方法上仍未摆脱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与听讲的模式,90年代初,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受到重视,在借鉴国外现代幼儿环保教育的经验,以及我国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原有经验基础上,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但对幼儿园环保教育目标仍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纵观国内外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幼儿环保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些问题:过于重视知识点和科学活动的结果,忽视将环保教育过程与幼儿探究过程相结合,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忽视培养幼儿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对环境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封闭,不够开放等诸多问题。早在上世纪20世纪年代,我国一些著名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就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观点。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启蒙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共同目标。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通过梳理幼儿环保教育的问题,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开放性为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小区、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努力挖掘幼儿身边的环保资源,在生活中发现环保,在游戏中探究环保,在广阔的自然中感受环保教育,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激发幼儿爱大自然、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幼儿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经验,学习方法,培养精神,特别是在引导幼儿将环保教育的探究精神变为主动、自觉的操作探究行为,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手段以及内容的整合等方面要作重点和针对性的研究。

(2)研究价值

通过将绿色环保教育有机地整合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研究幼儿环保教育,总结出适合幼儿的有效的环保教育原则,让环保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每个孩子、每个教师、每位家长的思想里,促使绿色环保成为幼儿园的特色,影响周围人群,同时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实现幼儿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环境是以其深刻的、持续不断的变化为特征的,幼儿园环境教育更显示出它的生活性和持续性,因此,对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无论是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及幼儿的发展,都应树立整体意识,将环境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

2.陈鹤琴先生曾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对孩子实施环保教育时,我们注重整合社区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3.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获通过环境的教育”及“为了环境的教育”这个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为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关于环境的教育”主要涉及的是认知领域的内容,即向幼儿传授有关环境的知识、技能,以发展他们对人与环境的理解力。“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重点强调的是教与学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周围环境作为幼儿学习过程的对象,通过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强化幼儿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习的能力;其次,将周围环境作为语言、科学和手工等实际活动的源泉,使幼儿在环境中发现学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了环境的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目的所在,即环境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对环境的态度,提高幼儿对于环境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环保就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保教育”也可以理解为保护环境的教育。环保教育是指通过多途径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落实环保行动等,促使教育对象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并逐步养成环保的行为和习惯。本课题着重于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游戏、亲子、体验等活动,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幼儿的环保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教育有机地与幼儿活动整合,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科研培训为载体,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乐学习、善研究的教师群体,帮助教师成长。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通过对幼儿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从小形成初步的绿色生态认识,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动手和鼓励幼儿大胆参与环保活动,实现幼儿充满个性的健康成长。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对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帮助教师形成一种生态思维的教育方式和教科研方式,增强教师课程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提升我园的办园特色

通过十二五的课题研究与十三五课题的延伸,能进一步提升我园的办园特色,加强我园教育改革的步伐。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家园互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由于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我们通过与家园沟通合作中,充分挖掘环保教育素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渗透,使幼儿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保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价值观。

1.       变废为宝,提升幼儿的环保能力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中班幼儿应该对环保教育有个提升作用,因此通过幼儿的自己动手、变废为宝真正从实践中提升自己。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动手氛围之中,受到环保教育。

1.       保护环境,促进幼儿的环保行为

在各种保护环境资源的行为中,幼儿能够获取各类环境问题的信息,更有机会与他人沟通环境知识,通过不同的保护环境形式,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提升,真正的促使幼儿的环保行为。在保护环境中,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幼儿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观察者,环境教育再也不是空洞的教学,而是通过各种活动,使环保知识融入其中,把我园的特色发扬光大。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筛选国内外对幼儿环保课程的研究理论,形成适合本园的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案。

2.文献法:搜集大量的有关环保教育的书刊,来丰富环保教育内容。组织教师学习研究与课题相关的先进理论、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3.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4.观察记录法:结合课题实施情况,采用日常观察、日志记录、撰写论文等收集研究资料。

5. 经验总结法:将环保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七、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课题组的核心成员由园长、教科主任、业务助理、教研组长及园科研骨干教师组成,一直从事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分别担任过苏州市级课题主要成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已顺利结题。多名教师围绕课题在各类刊物上分别发表多篇文章,并在各级教科研活动中成绩显著,均是教育科研的骨干教师,擅长于课题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分享,研究的合作。

2.制度保障:幼儿园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定期请顾问组成员给予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定期聘请幼儿园课程研究专家给予课题实施建议;定期由教科室负责收集课题研究理论信息下发给教师,指导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3.资料保障:幼儿园各年级、各条线的课题研究资料分别定点到人,由教科室人员分别与年级组挂钩,保证每阶段、每年级组的资料反馈到位、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

4.经费保障:课题研究有设立专门的经费予以保障,课题参与者享受《幼儿园教科研奖励机制》中的每一项规定,幼儿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科研成果奖励;幼儿园确立科研经费优先考虑原则,尽量满足科研需要;课题立项后,根据课题预算经费,园部对经费进行审核,拨出专用经费;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按标准进行报销。

5.时间保障:为保证课题的研究质量,课题研究小组每月第一周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月工作计划;课题核心人员分别负责各年级组的研究进程,保证年级组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8月)

(1)提出课题,成立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2)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20年8月)

(1)明确环保教育研究方向,确定各年龄段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索改善的方法和途径;

(2)充分挖掘家长与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确保课题的开展;开展对外开放、展示活动;

(3)编撰教师课题研究优秀论文集、案例研究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1)主要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做好结题验收准备;

(2)进行课题报告的撰写(完成各子课题与总课题研究报告);

(3)领导及专家来园鉴定研究成果、申报结题。

九、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杨娟

课题负责人:庄敏晖

子课题负责人:姚佳琪、沈怡、丁一

参与课题研究:曹丽莉、施洁、卢梦娜、王丽萍、李丽等。

课题指导顾问:苏州市教科室、昆山市教科室、花桥中心幼儿园教科室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论文《幼儿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2.以《幼儿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相关资料汇编;

3.《花溪幼儿园环保诗歌集》;《花溪幼儿园环保教案集》;《花溪幼儿园教师课题研究成果优秀论文集》;

4.《幼儿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

5.有关《幼儿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其他成果。

十一、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生兰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8.

3.陈幸军主编 ,《幼儿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4.吴飞飞.《对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几点看法》,选自《学前教育》,2004年12月

5.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七月

二0一六年六月


2019年8月27日 17:59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