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学期汇报    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16年02月21日

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市积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紧贴教学实际,突出应用研究,按照“管理、指导、服务”的原则,坚持教、学、管、研四位一体,教科研工作成绩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度我们主要做了:

一、注重队伍建设,为学校均衡发展服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平等的教育是昆山教育科研不懈的追求。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努力做好学校教科室的建设。学校教科室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教科室担负着学校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等任务。为此,全市每个学校都设立独立的教科室,配备专职教科研人员,主抓学校教师培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提高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落实“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师生成长服务”的科室功能。科室在重建科研价值观,打造学校科研文化,引导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学校教科主任队伍建设。在学校建立教科室的同时,各校择优调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科室,做到每个学校有一个教科主任和若干兼职教科人员,为学校开展教科工作提供人员保障。我们加强了教科主任的业务培训,每年分学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使教科主任们对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了一个更高认识。要求教科室主任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教科室主任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成长与机遇,在研究中,大大拓宽视野,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要求教科室主任带头多写文章,要成为学术的“领头羊”,用自己的学术实力来引领教师共同成长。通过培训,教科主任的学术素养、科研能力、管理水平都得到极大提高,使全市的科研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是加强教科片的建设。为了细化工作,我们按学段划分教科片,使得每个学校在各自的教科片中都能参与教科研活动。片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科部门的相关工作,很好地协调了片内各校的教科工作,组织学校教师参加相关活动,使得全市各个学校多能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教科室各项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对全市18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我们根据学区划分成11个教科片,在片长的统一组织下,每月开展两次活动,根据教科室每月工作重点,就课题研究展示、校本特色研讨、青年教师培养等多方面开展研究。这样全市形成校片市三级教科研网络,提高了全市教科工作实效性。

二、注重课题管理,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学校特色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缩小校际间差距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创特色,成为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学校的课题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越发提高,学校的发展中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直接关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我市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市教师实际和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科研机制,为教师教育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研究、教学效率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提供平台。

如实验幼儿园围绕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介入下幼儿园教学的优化研究》,依托精良的教育现代化装备,把握信息技术课题的独特角度,信息技术特色展露光芒。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有效的园本培训,致力盘活和智化内部资源,用“幸福实幼”的园所文化激励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途中不断生长,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幸福。

新镇小学积极开展规划课题《小学主题大单元德育课程的校本开发》的研究,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以“校本德育课程”为载体,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研究课题获2013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评选特等奖、2014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

二是加强课题研究过程化管理。我市现有省规划课题 66个,苏州市规划课题146个,昆山市级课题334个。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学校有苏州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教科研骨干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做好对现有课题的跟踪管理。做到每一个课题研究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各个课题根据研究计划,按学期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实行重点课题指导制度,教科室按学段,分片区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时刻掌握各级课题的研究进度,及时帮助解决研究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保证课题研究有效开展和研究质量。

如柏庐实验小学,学校全面优化科研环境,不断规范科研工作,着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努力挖掘、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成立“阳光柏庐读写共同体”,开展每周写随笔,每月读专著,每学期交流活动;举行“互动共享”课题研讨活动,学习、思考、实践、交流、反思中逐步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特色。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学校特色。通过科学规划,整体管理,重点突破,分层指导,分步研究的科研课题管理方法,我市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正在逐步形成各自学校特色。

实验小学通过多年课题研究后创设了“三环五步”教学法。在“三环五步”这一模式下,实小教师的智慧课堂绽放异彩。有10多位老师在江苏省、苏州市评优课展示活动中表现出色;在“一师一优”课、昆山市级教学研讨、展示比赛中处处有教师的精彩“演绎”。

玉峰实验学校构建“问题先导,集思广益”的科研模型。聚焦问题,集聚智慧,解决提高。搭设“分层管理,项目引领”的科研平台;根据教龄和特长划分任务要求、参加相应项目组;采取“一点突破,三课同建”的科研措施;举行课题统领全员行动,课题研究、课堂研讨、课程开发“三课同建”,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特色明显。

千灯中心小学校把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点放在“好学校”文化、“美”“雅”核心特色构建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思想、完备的文化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卓越的文化成就,以“一灯一世界”作为办学理念,“教育点亮人生”作为办学价值,用新教育课程、千小六艺课程、昆曲文化课程、“资源教室”课程、亲子课程、教师“相约”系列课程点亮千小每一位师生。建设具有“品性”“品质”“品味”“品牌”的“四品”好学校。

四是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学校特色课程。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降低研究重心,倡导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在研究中立足于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从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入手,从小现象入手,扎扎实实开展好教学研究。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人人重视校本教研,人人参与校本教研,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学校特色课程。昆山中学通过制定合理规划,健全组织机构,优化课程载体,创编校本教材,推进课程实施,创构了有效的“水韵•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自觉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的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

震川高级中学在多年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创设了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积极心理教育”必修校本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积极心理教育”选修实践课程,在高三年级开设“积极心理教育”一对一生涯辅导课程。提炼出“启道明理福泽桑梓”的震川精神,在课程基地核心理念引领下,赋予学校文化传统新的内涵。

三、注重制度建设,为学校持续发展服务

教育科研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建立科学的教科研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各种教育科研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为了帮助教科主任们加快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的转变,把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开展起来,我们十分重视对教科主任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今年举行三期培训班,邀请国内名家讲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就全新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课程改革理念、苏式教学理念进行培训。

二是完善科研培训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教师的全员教科研培训。着力青年教师培养,抓好“一二三”培养工程,完善“青蓝”结对等师徒结对模式。全市成立18个由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成立昆山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成立昆山市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着力提升特级教师后备人员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总结和提炼教学个性,分析梳理研究思路和方向。

三是完善科研考核制度。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把教科研确立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依据教育局综合考评机制,制定了学校教科研的年度考核目标,对学校年度教科研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四是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根据《昆山市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对全市取得教科研成果、符合奖励条例的教师进行奖励。制定《昆山市星级教师奖励条例》,对教师在一年中教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这些奖励措施,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成果的涌现,推动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繁荣了学校教科研的局面。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保障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组织了9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为期15天的昆山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组织450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进阶培训。组织110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昆山市中小学生命教育优秀讲座评比和培训。

二是注重课程基地建设。昆山震川高级中学作为省级积极心理学课程建设基地,在教师培训、学生心理和家长心理服务、心理教育阵地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昆山市职业一中、职二中的心理课程建设,培本小学、玉峰实验学校、淀山湖小学、一中心等学校积极开展心理绘本或校本心理课程建设。

三是做好公益创投项目。通过公益创投项目《我与你同在——五联小学民工子女孩子心理关怀计划》,在五联小学对四年级50个学生、100家长、50个教师开展心理测评、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户外实践、家庭访问等一系列心理服务活动。

四是开展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五月心理健康教育月“五个一”活动。开展向日葵心理大巴进校园活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校外基地、淀山湖小学、一中心、亭林中学、新镇中学、娄江实验学校等,将生命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送教进学校。

五、做好学会工作,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育学会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术研究活动,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致力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10所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7人评为先进个人。有4名骨干教师在苏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竞赛和课堂教学中胜出,被评为苏州市 “学科双优之星”。与苏州市教育学会联合举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共有8所学校40多位教师上课,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六、科研工作扎实开展,科研成果显著

1.全市教师著书立说、撰写科研论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年共出专著13本,编著45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203篇,苏州市级以上发表226篇。省级以上获奖论文4604篇,苏州市级以上1595篇。省级以上教科研公开课66节,苏州市以上177节。

2.通过不断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争创精品课题工作有所突破。有2个课题被评为苏州市精品课题,有2个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题。

3. 有2人获得苏州市优秀心理教案评比一等奖,23人获二等奖。在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一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

4. 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第七届“行知杯”论文竞赛,获一等奖98篇,二等奖450篇,三等奖779篇。

5. 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竞赛,获一等奖70篇;二等奖550篇;三等奖697篇。

6. 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教案评比,获一等奖143篇,二等奖796篇,三等奖1151篇。

过去的一年,我市通过教学科研的实践与探索,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科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是学校加快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和腾飞的翅膀。我们将不断加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在学校建设、教学评价、课程建设的方面,进一步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之路,形成鲜明的区域办学特色。

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


2019年8月27日 18:42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栏目导航